(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光吉)

坚持输出劳动力跟踪稳岗和返乡回流人员再就业两手抓,强化动态排查和服务管理,研究细化稳岗转岗措施,尽最大可能把外出务工劳动力稳在输入地,实现稳定就业。巩固提升电力、烟草、煤炭等传统产业。

双11坚果万元激光电视创现象级销量 G3投影仪单品销量夺魁

全市2018年及新增易迁劳动力13.74万人,转移就业12.25万人、转移就业率89.15%。云岭大地春潮涌,跨越发展正当时。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5.07万人下降至2019年底的15.99万人,贫困村由1235个减至104个,10个贫困县区摘帽9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3.4%2月13号就发出了云南省第一列务工专车。2月18号又发出云南省第一列务工专列。

另外,发掘一批在外面务工、有一定基础的创业半成功者,把他们引回来孵化,政府把一些易地搬迁点的扶贫车间,以非常低的成本租赁给他、扶持他,在创业上往前多走一步,带回更多的岗位,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东西部产业转移。昭通是人口大市也是劳动力大市,目前有农村劳动力305.2万,顺利就业是今年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正如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族群众回信时说的那样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决战在今朝、圆梦在当下。

截至目前,全省88个贫困县中,已有79个贫困县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对27个深度贫困县实行一县一位省级领导挂联、一个重点任务清单兜底、一套监测体系跟踪,两不愁三保障硬缺口由省级财政兜底解决。浴血奋战,方可闯关夺隘水滴石穿,终能摆脱贫困奋进的旋律在奏响拼搏的精神在激荡赶超的能量在积蓄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10771元,已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949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人均纯收入5000元(含)以上的比例由2015年的5%上升到2019年的90.6%,有产业支撑的比例由4.5%上升93.6%,有稳定就业的比例由9.2%上升到55.1%。

今年以来云南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迅速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抓实挂牌督战,坚决啃下最后硬骨头,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确保2020年6月底前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出列贫困村、未摘帽县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脱贫摘帽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实现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工程取得全胜。纠正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纠正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下足绣花功夫,以防微杜渐、如履薄冰的心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全面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严防扶贫领域发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双11坚果万元激光电视创现象级销量 G3投影仪单品销量夺魁

决策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紧盯目标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和户户清村村清县县清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对健康扶贫、住房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低保认定等方面工作开展大排查,以深入细致的作风全面抓实抓细查漏项、补短板、强弱项、治硬伤各项工作,举一反三主动解决问题,实现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决战发扬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扬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省级领导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严督实战、督战结合、以战为主,以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由250.3万人下降到3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13%下降到3.52%5月17日,云南省医保电子凭证首发仪式在昆明市举行。

吴静强调,我市将按照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快推动医保电子凭证推广、普及和应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医保公共服务。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医保电子凭证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办理医保业务等功能,确保群众能够在互联网上高效、安全地享受医疗保障部门的各项公共服务。昭通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地区,医保电子凭证试点正式上线,首批上线定点医药机构共有2家药店、1家医院。

各级医保部门要加快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提高参保群众、医药机构的使用率,保障医保电子凭证广泛推广应用,确保试点应用在我市有亮点、有经验,取得成功。(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允琪)。

双11坚果万元激光电视创现象级销量 G3投影仪单品销量夺魁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试点在我市落地使用,标志着医疗保障工作向互联网+医保目标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我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该凭证,医保凭证从卡时代进入了码时代。

市政府副市长吴静出席昭通分会场会议并表示,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是我市医疗保障现代化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市政府副市长吴静出席昭通分会场会议并表示,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是我市医疗保障现代化治理、助力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允琪)。吴静强调,我市将按照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快推动医保电子凭证推广、普及和应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医保公共服务。医保电子凭证试点在我市落地使用,标志着医疗保障工作向互联网+医保目标又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我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该凭证,医保凭证从卡时代进入了码时代。各级医保部门要加快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提高参保群众、医药机构的使用率,保障医保电子凭证广泛推广应用,确保试点应用在我市有亮点、有经验,取得成功。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据了解,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

医保电子凭证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办理医保业务等功能,确保群众能够在互联网上高效、安全地享受医疗保障部门的各项公共服务。5月17日,云南省医保电子凭证首发仪式在昆明市举行。

昭通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地区,医保电子凭证试点正式上线,首批上线定点医药机构共有2家药店、1家医院委员们还就《关于昭通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昭通市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进行了讨论。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娟 聂孝美)。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政府工作,委员们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委员陈琴建议,结合昭通城市规划的布局,建立昭通 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育的发展模式,出台鼓励夜间消费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打造出特色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群体参与餐饮服务的建议。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委员们在讨论中一致认为,两院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重点突出,两院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委员吴学刚认为,昭通要抓住当前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以水定人、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业的原则,全面补齐全市基础设施短板。

5月16日下午,出席政协昭通市四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协商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昭通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讨论中,委员们高度评价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纷纷对全市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点赞,对新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

委员们建议,全市各级法院、检察院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全面有效履行司法审判和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委员们还就《关于昭通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昭通市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政协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进行了讨论。

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委员们建议,全市各级法院、检察院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全面有效履行司法审判和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讨论中,委员们高度评价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家纷纷对全市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点赞,对新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政府工作,委员们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委员陈琴建议,结合昭通城市规划的布局,建立昭通 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育的发展模式,出台鼓励夜间消费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打造出特色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群体参与餐饮服务的建议。5月16日下午,出席政协昭通市四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协商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昭通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娟 聂孝美)。委员们在讨论中一致认为,两院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重点突出,两院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委员吴学刚认为,昭通要抓住当前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以水定人、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业的原则,全面补齐全市基础设施短板杨亚林指出,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论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还是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事业进步等方面,昭阳区都做了龙头、当了标兵、作了示范,也为昭通的发展变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昭通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